但面对复杂严峻的气象灾害形势,应清醒认识到,当前仍存在能力建设、协调机制、平衡发展等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
环评改革的客观需要事实上,在环境保护部2017年9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上,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有关负责人就曾介绍过这项工作的相关情况。从总体要求来看,《意见》提出,要继续加快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内容,明确监管责任。
要严格环评违法行为查处。这位负责人指出,环境保护部针对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重点围绕查落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严肃查处环评单位及人员不负责任、弄虚作假致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失实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等行为。为切实保障环评制度效力,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评事中事后监管,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了解,环境保护部将建设全国统一的环评申报系统、环境保护验收系统,并与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排污许可管理系统、环境执法系统进行整合,统一纳入智慧环评综合监管平台。
不到半年时间,《意见》高效出台、正式亮相,为接下来推进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双随机一公开+靶向定位的抽查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企业完成整改,符合环保要求,才能逐个销号。
走进位于东光县的唐山三友集团东光浆粕有限公司,2+26城市大气污染强化督查第二十轮第七督查组组长蔡建龙和队员蒋联嘉驻足观察烟囱烟气,默契地交换了眼神,随即直奔在线监测室。1月9日,河北沧州,督查组队员蒋联嘉带领监测人员爬上烟气塔采样,镜头里他们的身影变成了几个小黑点。督查有随机性,但并不盲目,由卫星反演出的热点网格、各地夜间用电的详细情况不断传到督查一线,成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后的督查可以阶段性、点穴式地开展,继续促进环保工作。
山东德州此轮督查组组长贾尚民说:督查就是要发现当地日常管理中的真空地带,被忽略的问题。刘炳江还立刻将此问题反映给德州协助市长分管环保的副市长于松岩。
为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无误,他们要在高寒处扛两三个小时。强化督查组发现问题后上报环保部,环保部及时下达限期督办函,随后环保部巡查组跟进,对强化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逐一核实,对整改不到位甚至弄虚作假的给予严厉处罚。这个冬季,2+26城市重污染天数明显下降,蓝天日渐增多,强化督查功不可没。1月15日,在山西太原市清徐县迎宪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监测人员登上30米高的脱硫塔塔顶手工监测。
各地执法力量本身有限,有些同志多次被抽调到督查组,在督查过程中,由于工作强度大、不适应当地天气,队员带病工作的现象十分常见。综合施治、强化执法,2+26城市蓝天增多有目共睹。异地执法,情况不熟悉,如何督查才有针对性?现场督查,怎么才能发现问题?从查到问题到交办给地方,效率如何?记者一连串的问题,在跟随督查组工作的过程中,都找到了答案。不仅是蔡建龙,每个督查组的队员都是环境监察的业务高手,不仅要发现问题,还得让被督查对象心服口服,大家都有自己的高招。
1月9日,沧州市南皮县302国道正港路南侧,一小堆未苫盖的散煤吸引了蔡建龙的注意。1月8日,沧州天空湛蓝,阳光闪耀。
第二天,德州市环保局局长赵华告诉记者,市领导已经明确要求查补工作疏漏,尽快做好替代工作。李佐军说,当前很多企业面对的首先是生存压力,这就需要把市场化手段与法制、行政手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环境管理效果。
强化督查几个月,仅清理整顿涉大气污染散乱污企业就达到6.2万家,有人认为,这去除了区域最大的毒瘤。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让督查带来的压力层层传导到位,有效推动工作。2017年8月19日,在河北冀春化工有限公司,沧州督查组队员在查看企业数据记录。以前,如果违法被当地环保部门查处,可能就一小部分人知道,而现在如果被督查组抓到,直报环保部,然后反馈给市长以及各级政府领导,环保部还要公告全国。于市长昨天半夜给我打电话,要求我们查清情况,尽快处理。到今年采暖季结束,此次强化督查将告一段落。
以去年4月27日完成的第一轮次督查为例,28个督查组现场检查企业(单位)5713家,发现存在环境问题的3832家,约占检查总数的67%。第二十轮督查沧州的人员来自福建,督查德州的来自辽宁。
然而,大规模的督查如果不能继续,污染会不会出现反弹,未来这些城市的蓝天保卫战谁来护航?对此,太原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李吉生认为,强化督查建立的一整套监管督查、反馈和追责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即便督查组离开,地方也会继续效法、坚持下去。这样的问题上报还是不上报,一下子难住了督查组成员。
督查走到后半段,连督查组成员都直呼:再找到新问题,真的不容易。绿色焦点1月9日是三九第一天,早上9点,河北省沧州市气温刚回升到零下6摄氏度。
通过这种压茬式传、帮、带的工作方式,强化督查持续保持着高效、高压。随后,督查组又在厂房后发现了堆积如山的黄沙,同样没有苫盖,而不远处,一大堆混凝土搅拌站的石灰废料,被六七级大风卷起漫天尘埃,扬尘面积足足有六七个足球场大。5600人开展为期一年的异地督查,是环保史上最大规模行动一年之前,即2017年开年,雾霾频仍。强化督查对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究竟起到多大作用?数据最有说服力。
穿着单薄冬衣的小蒋随即带领沧州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一起爬上45米高的烟囱取样检测。田为勇说,2017年以前,2+26城市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9000多家企业,能够依照预案执行的只有一半,通过持续督查检查,如今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时,企业限产、停产的执行率已上升到99%。
企业拿出好几份盖着公章的文件,力图证明这台锅炉能保留。企业是治污主体,如果企业能够有自己的环保追求,即便付出更多成本也愿意做到环保最佳,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敏俊认为,在2+26城市这样的污染突出地区实施强化督查,虽然成本巨大,但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有着明显作用。督查就得根据现场情况,从蛛丝马迹看问题。
即便是区域内空气质量最差的河北邯郸市,改善幅度也超过26%。一旦违法,说实话,后果我们自己都被吓到。5600人、为期一年等字眼,超出了人们对环保执法力度的想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毋庸讳言,我们的发展具有一定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面临很多历史积累的环境问题,非常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记者拿起相机仰拍,小蒋一行在镜头里变成了小黑点。太原市环保局副局长王安才说,目前,太原被督办的1274个问题全部已经整改。
这对蓝天保卫战的攻坚有很大的助推作用。为保证工作连续性,每次轮换时由前一组的4名同志与后一组的4名同志共同工作一周,交接情况,传授经验。
督查组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这些特点让督查质量一直保持高水准。派驻河南省安阳市督查组组长刘格平告诉记者,督查安排每8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地市,每两周进行轮换。